關於親子共讀,我們很早就開始,從他2、3個月起,我跟爸爸就會講故事給他聽,
我想他應該是很喜歡的,因為每一次講故事時,他總是很有興趣的看著書看著我們,
當他3個多月開始,我們每天都會有一小段時間幫他墊高稍微坐起來,給他一本布書,他就可以自己亂翻順便咬一咬^^
「閱讀」變成是小圓每天很自然的一件事,直到現在2y3m,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先下床在遊戲墊上看書,
到客廳時除了玩車玩積木、畫圖等遊戲,其他時間就是拿著書在翻(我家客廳、遊戲室、房間都有擺書,讓他自己去找想看的書)
從他1歲多時我們就發現他對於「符號」好像特別有興趣,
像是數字、英文字母,他會一直要我們唸出來給他聽,等他聽的差不多了,他就會自己去找他想看的書自己翻。
後來他迷上汽車的logo,出門都要我們一台一台唸給他聽,
所以爸爸去買了各種汽車小百科給他看,他每天都抱著這幾本書在研究,很快的我們發現書裡所有的logo他全都記起來了!
每一次只要遇到他有興趣的東西,他就是一頭栽進去,
我常說我跟爸爸其實都一直跟在他後面追,我們很少主動教他什麼,
但我們會很細心的去觀察他的喜好,觀察他每一個敏感期的到來,
就像他喜歡車子,我們提供各種他喜歡的書給他看;
他喜歡英文,除了陪他玩小遊戲,也在共讀裡加入了英文繪本;
他喜歡數字,我們就從日常生活中讓他很自然的接觸各種數字,像是買東西、看日曆、玩積木、磁鐵等;
我們想做的,只是希望幫他維持這股學習的熱情,讓孩子覺得每一樣他喜歡的東西都很有趣,他也會更主動去學習!
當他2歲時我們發現他對於ㄅㄆㄇ這些符號很好奇,會指著注音符號問我是什麼,
因為在他1y5m時我們有買「小牛津點讀筆」讓他玩,
本來他都只看英文那一本(左邊),但2歲時他自己就主動拿出另一本ㄅㄆㄇ在看,
這部分我就沒什麼介入了,除了聽到他唸不正確的發音,我會教他正確的發音,
至於拼音我覺得現在也太早,
倒是他自己邊點邊聽,這些注音符號倒也全都認識了,
之後等年紀再大一點,再來認識拼音規則了,現在會唸出ㄅㄚ單音,但不知道為什麼要唸巴!
有一天,我陪他在看汽車雜誌時,他指著上面的字跟我說「這個是馬」、「這個是寶」、「這個是賓士」,
我懷疑他是認識字還是因為看到車子的款式,
所以我在白紙上寫了幾個車子的品牌文字讓他看,
結果發現他每一個都說的出來,
接下來的日子更看到他對文字的敏感,
出門去外面到處觀察,指著「出口入口」唸出來,看著我的摩托車車牌說「高xx,後面兩個字不知道」,
只要遇到不知道的字就會指著要我唸給他聽,
共讀繪本時,只要看到會唸的字就會指著唸出來,
我才發覺他的「閱讀敏感期」似乎提前出現了,而且已經進入「認字」階段了!
書上曾經提到,如果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有與他們一起閱讀的習慣,「閱讀敏感期」可能會提早來到,
我問了一位好友,他說他的兒子也是2、3歲時對認字產生興趣,而他也是從小寶寶就開始共讀的。
當時我本來想說就順其自然,他問了我就唸給他聽,
不過有一天去圖書館剛好看到一本書裡畫著各種圖案的文字,
他抱著那本書看了好久,還叫我買,但那天沒帶借書證所以沒有借,結果回家後竟然忘了那本書名字!
剛好這時在丹爸社團裡看到了這一套劍聲的「有趣的文字」,
又加上一個社團版媽也跟我說既然這時候他對文字這麼敏感,主動求知慾這麼強,
可以開始讓他學習認字,之後他也能比較快進入「自己閱讀」!
他推薦的也剛好就是這一套「有趣的文字」!
這套書共有3冊,分為上中下,每一冊有50個字,所以3本共有150個生字,
但每一個字的下面會有3個詞,所以除了認識150個字,也還會多認識其他的字。
另外除了這3本書之外,還附了一張評量cd,可以把書裡的字和圖片印下來(是 PDF檔 ),
但我都沒用到這塊光碟!
我在12月底剛收到時還在思考要怎麼帶他看,結果他一在房間看到這套書,馬上就翻了起來。
當我要帶著他看時,他推開我的手說他要自己翻!
但一邊翻又一邊要我唸出來給他聽,所以我的角色變成點讀筆就是了!
但他真的非常非常喜歡這3本書,
早上一起床就到遊戲墊拿出這套書,以往都是下去玩拼圖或積木,現在都先拿這3本書。
我一邊刷牙一邊回答他這是什麼字,
通常我講出那個字後,會順便連下面的3個詞唸給他聽,
比如「入」,入口、入伍、進入,
如果他還沒翻頁,我就會多說一點,像是入口就是要進去的地方,出來就叫做出口,
有時他也會再問我「入伍不知道」,我就回答他入伍是什麼意思,
但如果他翻的很快,我就是快速的唸出那些字,我也不確定他到底有沒有聽進去,
反正就是配合他翻頁的速度,因為他也不聽我的只想自己翻!
就這樣看了約2個禮拜,我發現他叫我念的頻率減低了,
我在旁邊偷偷觀察,
他就自己靜靜的看,偶爾一邊看一邊唸出來,不會唸的字看著圖片一會兒也會試著唸出來,
有時候我們看繪本時,他會指著某些字說上冊有「月」或中冊有「土」,
我去翻了還真的有,所以他連那些字是在哪一冊都有點印象了!
晚上睡覺時也會自己唸著裡面出現過的詞,比如「月光的月、光明的光、泥土的土...」等,
書裡出現的詞他也會應用在生活裡,
像是出門看到地上凹凸不平,他會說這裡凹進去、這裡凸出來,這是凹凸。(書上有介紹凹和凸兩字,我也會解釋給他聽)
我想他其實都有在聽我唸什麼!
我的部分就是這樣,本來想做字卡,但一直沒有時間做,
不過當我有一天發現他會看某個字然後把上面或下面蓋起來說變成什麼字,
像是「玉」,他會把一點遮住,然後說不見了變成「王」,
我很驚訝的跟圓爸說,結果他很平淡的回答我「這是我們一起玩的遊戲啊!」
(你們兩父子什麼時候偷偷玩這些遊戲我怎麼都不知道?!)
原來他們每次洗完澡在吹頭髮的時候,就會一邊吹一邊看這3本書,
爸爸想出這個遊戲跟他一起猜一猜找一找,
比如看到「甲」,爸爸會故意把下面擋住,問他這是什麼字,
他答出「田」後,他們會一起去找出「田」是在哪一本書裡,然後再把「田」和「甲」放在一起對照,
所以現在小圓看書時也會自己上下左右擋著,然後去說出變成什麼字,
我覺得這樣讓小圓對文字更有概念也更有興趣,怪不得他看了一個多月也還看不膩!
這是2y3m時他唸給我們聽的影片,可以看到他自己擋字變成另一個字!
曾經我的想法是不要太早塞太多認知在孩子腦袋裡,就像大家說的孩子從小就讓他玩玩玩就好,
對我來說他的品格道德、情緒感受、忍受挫折力、耐心培養等更為重要,
我唯一主動做的就是「跟他一起共讀繪本」以及陪他玩拼圖和積木,或是可以讓他練習手部精細動作的教具玩具,
但認識我和小圓的朋友就會知道,這孩子大概一歲開始的求知慾打亂我原來的想法,
每當看到他對什麼產生興趣時,我會先觀察一陣子,
看到他自己這麼認真的想了解這些東西,我們就沒理由不支持他啊!
但我們會用遊戲玩樂的方式讓他在玩樂中學習,
比如爸爸會做車子小圖卡跟他一起比賽、或是用積木讓他去找各種顏色、數量等,
我也會帶著他玩水彩玩顏色、自製適合他年紀的桌遊去玩遊戲,
我們也討論做一些字卡,跟他玩文字遊戲,讓他練習套入主詞動詞副詞名詞形容詞,認識各種形容詞狀聲詞及更多的句子類型!(討論中,還沒開始動工,但平常跟他對話就會帶入這些遊戲,他很有興趣)
尊重並支持孩子每一個敏感期,就能幫助孩子持續學習的熱度,
就像彭菊仙老師曾說的一段話
「若能讓孩子搭著「敏感期」的順風車,學習將是多麼的快速與快意!相反的,如果背道而馳,孩子不僅學不會,也會變的鬱鬱寡歡,脾氣暴躁,甚至對學習產生排斥!」
如果對「0-6歲九大敏感期」有興趣的話,推薦這一本書「在家玩蒙特梭利」(李利編著)
這本書除了介紹各種敏感期,也提供了很多簡單有趣的感覺統合遊戲哦!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給我們一個讚喔!謝謝!